什麼是零件導向的材料清單?
2/14/2023 閱讀時間 : 3 min

製造商難題:複雜度擴大

眾所周知,非連續性製造商如今承受的壓力比以往都來得大,他們必須在不損及產品品質或上市時程的前提下,盡可能探索與利用各種增加產能的方法。這些壓力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整體製造環境複雜度不斷提升。在客戶要求下,設計週期經常遭到壓縮,供應鏈越來越分散,無論在全球、國內、各州,甚至是各都市,政府法規環境也開始出現疊床架屋的現象。使用者導向的產品要求使得製造商必須朝向「大量客製化」目標前進,以因應獨有的個人化產品體驗需求。即便現今科技進步讓我們得以在兼顧速度與規模的前提下交付高品質產品,整個流程卻是比以往更加曲折。

目標:全面性。零件導向。數位發展。

掌握這層複雜性如今是企業必須擁有的策略:而「必須」就代表沒有失敗的機會。為了保護並促進競爭優勢,您需要積極且有效地利用各項技巧、流程與技術。負責主導、影響或是運用公司製造作業資料的主管,必須認知到產品的材料清單 (BOM) 管理攸關成敗。如果您希望極盡可能地追求製造成果,包括生產導向的跨企業協同合作、更迅速的上市時程以及無可妥協的品質,則您必須將全面性、零件導向的全數位 BOM 管理策略列為執行目標。

基於工程圖的產品定義:可以捨棄了

為了清楚了解此方法的各項優勢,我們先簡單比較基於工程圖的「傳統」產品定義,以及零件導向產品定義,以了解前者與市場所偏好的零件導向方法相比,究竟有什麼弱點。

基於工程圖的方法廣義上來說是一種「流程上的陋習」,其根據是數十年來的舊有習慣,而這些習慣在全數位系統問世前就已存在。對於今日高度競爭的製造市場,這些習慣本質上已跟不上時代腳步。基於工程圖的 BOM 管理具備人工作業與大量資料分散各地的特性,由於資料量龐大,繁瑣的人工作業容易出錯而沒有任何附加價值,一般來說會影響數位轉型計畫的推動,進而為公司帶來大量風險,同時影響到產品開發時程。

首先,工程圖本身就相當複雜,一旦進行更新,就必須將內容傳遞到下游。在此流程完成之前,除非傳遞過程完整且無疏漏,否則仰賴這些資料的業務負責人就可能遭到限制,工作可能無法有效進行,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停工。

在此同時,變更期間同步進行的流程可能會沿用未更正的舊資料,導致零件訂購出錯、庫存量升高,甚至無法趕上發布時程。當獨立作業的各個重要團隊使用版本不一的同一份工程圖時,產品願景就定義上而言便已經不連貫。當舊有系統的連線架構可能沒有那麼完備,且有異質資料類型流通其間時,一旦基於工程圖的 BOM 管理面臨上述挑戰,運作上可能會雪上加霜。

零件導向的產品定義:善用全面性工程法

為了突破舊有習慣的限制,並成功邁向現代化 BOM 管理實務,製造商需要藉助零件導向方法。在這套經過時間考驗的經典方法中,材料清單本身就是您邁向充分連貫的全面性數位產品定義的基礎。在此基礎下,您可以即時進行跨企業 BOM 管理,輔助推動協同合作,並免除大多數基於工程圖的方法所衍生的流程弊端。

零件導向方法:有形的好處

只要能夠準確地傳遞最新版的產品定義,並同步提供給所有的業務負責人,就能快速實現有形且可獲利的成果,進而影響從概念發想到全面生產的完整產品生命週期。

  • BOM 是一種可靠的產品資料統一存放庫,可視為單一資料來源。
  • 縮短花在引導與確認重要變更的工程時間
  • 簡化變更和組態管理流程
  • 將更豐富多元的資料內容納入產品定義
  • 在工作場所妥善保護與保存設計意圖
  • 產品設計期間可同時推動製造規劃,因此先前必須依序進行的流程都可同步進行。

...與無形的收穫

零件導向的 BOM 管理方式所帶來的好處並非本文的探討重點,我們將於未來陸續撰文解說。在此同時,我們還需要考量當所有的業務負責人能夠充分信用手上的產品資料時效性與準確性時,所能帶來的各種無形的好處。也就是說所有設計理念能夠更自由地交流,各個團隊與個人能夠更積極地協同合作。在這樣的工作氣氛之下,使用數位 BOM 定義的產品本身,在經由生產單位管理,並由業務負責人推動上市後,成果不但能超出預期,還能真正地永續發展。

免費指南: 打造 BOM 導向的資料組織方式。 立即閱讀
Tags: BOM 管理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 (P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