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來,領先業界的製造商前仆後繼地導入各式績效指標,以持續將產能提升到最大。如今,ThingWorx Digit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正式推出一款功能強大的全新工具,希望藉由提高可見度、識別績效瓶頸,並且即時且自信地採取行動,進一步提升績效並重新定義產能利用率。這項為最佳化工廠績效打造的封閉迴圈數位系統以行之有年的準則為基準,致力於實現獨一無二的全新概念:運用標準化的共識來衡量績效,進而找回損失的生產時間。
傳統上用來衡量製造生產力的指標,像是作業設備效率 (OEE),儘管有用,卻還是會因為分散各地的系統而衍生出變數。由於各個事業單位與生產線之間的差異,使得最終產生的百分比指標難以互相比較,即使有心力求客觀,卻也難逃主觀的命運。這類指標衡量方式只能往特定方向推進,或是回顧過往的績效。但使用這類指標獲得深入分析,往往會耗費大量時間,才能達成有助製造商提升整體產能的決策。
當不同職位與部門的所有團隊一同解讀這些差異頗大的資料流時,通常是以百分比指標為依據,針對生產流程裡一或多個特定層面進行分析。他們會依據大家同意的方法 (例如 OEE) 來彙整這些指標,然後依據「在過去某個時間點為真」的資訊進一步分析這些指標。然而,等到決策開始實施時,這些指標分析資料卻也不出人所料地出現了失真。
要做到準確、有效的跨部門決策,所有進行解讀的資料必須彼此相關,並可即時據此採取行動。DPM 以一致的方式收集生產資料並將之標準化,目的就是希望對損失的時間進行標準化衡量,而非以百分比數值來呈現製造績效的改變。
如此一來,不同的使用者類型就能與彼此進行更客觀的比較與調整,進而在共同的工作目標下,依據持續改善目標實現生產力提升。透過標準化指標,高階主管就能從損益表中得知生產時間是否已經省下 (或是浪費),更清楚地掌握各項績效高低。
工廠管理與工程主管能夠有效且即時地回應各項鉅細靡遺的生產力損失問題。而生產線上的人員也能適時適所地獲得透過標準化衡量基準所得出的資訊,並以此拓展他們對生產線動態的可見度與了解程度。透過這種做法,員工不只更加認識企業持續推動的改善措施,也更願意參與其中,進而承擔責任。
PTC 所推出的 Digit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其實靈感來自與您一樣的企業。這項產品所依據的核心原則,是我們從您的經驗中學習而來。這套系統是以您廣受肯定的最佳工作模式為基準,經過各式各樣的使用案例不斷改進,與一連串的失敗案例分析淬煉出來。我們堅信 Digit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的價值,來自於您持續堅持的核心原則:「把握每分每秒、貫徹輪班效率,發揮一整天的戰力」。
我們透過與您的合作經驗,專門打造了這款 Digit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解決方案以便迅速上線營運。這是個分秒必爭的時代。現在,您終於可以依據標準化指標管理自己的生產與營運,讓所有團隊齊心運作,一同運用主動的即時智慧來提升被動式決策品質。
Digit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背後的策略與技術,是一連串內容精彩且面向多元的故事,未來我們將於本部落格中陸續發表。請各位讀者持續關注,期待在此技術園地與您再度相會。
閱讀內文,了解如何以 Digit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實現這個願景